扬州美女全息图

 

 
   
 

  

  州美女终于掀起了她的盖头。这个被世人私下议论了千百年,也被世俗偏见暧昧了千百年的人群,终于摆脱羞答答的心态,坦荡荡地站到了阳光下。

  一切历史都应该受到尊重,然而我们只能尊重历史的真相。也许在林林总总的扬州文化现象中,没有什么比扬州美女的名声走得更遥远,但也没有什么比扬州美女的面目更模糊的了。

  爱美是人的天性,唯独扬州美女这一话题,常常令人欲言又止。其实问题在于我们对美的认识与心态。美有外在的,有内在的,只有两者兼美,才是真正的美。对待美的态度有欣赏的,有亵渎的,只有尊重美,才是真正的爱美。

 
  扬州美女既是历史形成的群体,我们唯有直面她,才能了解她;唯有了解她,才能尊重她;唯有尊重她,才能弘扬她。坦然地掀起扬州美女的盖头,正是让世人不再亵渎她、轻薄她、误解她。

  扬州美女一词,包容了和扬州有关的所有美丽女性。她们大体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:一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、来自历代社会各阶层的扬州美女;二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扬州美女,如琼花仙子、芍药女等;三是小说戏曲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的,如《红楼梦》中的第一女主人公林黛玉、在瓜洲沉江的杜十娘等。在这篇文章中,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——历史上真实的扬州美女!

刘细君 汉武帝时人,江都王刘建的女儿。为改善民族关系,稳固汉朝边疆,刘细君被汉武帝远嫁乌孙国,成为史册上记载姓名的第一位“和亲公主”。细君善于写诗,她的《黄鹄歌》是扬州历史上第一首诗歌,影响深远。为纪念江都公主和解忧公主,江苏省政府于2003年出资6400万元人民币在伊犁援建“汉家公主纪念馆”,今年落成。

赵飞燕 原名宜主,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。因其身轻如燕,成帝赐名为“飞燕”。其父冯万金是江都王府舍人,精通音乐。唐代李白在歌颂杨贵妃的艳美时,有“借问汉宫谁得似,可怜飞燕倚新妆”之句。相传赵飞燕穿着云芙紫裙,在高榭之上表演歌舞,忽然起风,飞燕随风欲去。因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跑,成帝特地大兴土木,筑起“七宝避风台”。后因宫廷斗争,被废为庶人,被迫自杀。

赵合德 汉成帝时人,赵飞燕妹妹。合德与飞燕是双胞胎,姊妹均姿色超人。因父亲擅长音乐,合德从小受音乐熏陶,歌声轻柔动听,富于抒情。飞燕得到皇帝专宠后,想起手足之情,乘机向成帝禀奏,于是派人将合德召入宫内,封为昭仪(女官名)。从此,姊妹二人专宠后宫。

陈氏女 十六国时扬州女子。才色双美,秀发长七尺,人称“长发美人”。后来,后赵皇帝石虎娶她作夫人。

上官婉儿 唐代武则天时人,曾祖父上官弘本是陕州人,因作隋江都宫监而移家江都。祖父上官仪是唐太宗时名臣,后为武则天所恶,死于狱中,婉儿被配入宫廷。武则天对她的文笔赞不绝口,将她留在身边,参与撰拟诏书。《全唐文》中所收唐中宗文诰两卷,都出自她手。这位天赋极高的女子,后来死于宫廷权力斗争之中。开元年间,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,下令收集其诗文,辑成二十卷。

刘采春 唐代扬州参军戏名伶。以唱《望夫歌》闻名,其诗收入《全唐诗》中。诗人元稹与之交好,并赠诗给她,有“选词能唱望夫歌”之句。其诗又作《罗唝曲》,有云:“不喜秦淮水,生憎江上船。载儿夫婿去,经岁又经年。”“莫作商人妇,金钗当卜钱。朝朝江口望,错认几人船。”抒发了商人远行、家人盼望之苦。据说,刘采春一唱此曲,听者无不垂泪。

李端端 唐代扬州善和坊艺伎。风流诗人崔涯爱恶作剧,游历扬州时写诗讥嘲她:“黄昏不语不知行,鼻似烟窗耳似铛。独把象牙梳插鬓,昆仑山上月初明。”意谓其肤黑,从此端端门庭冷落。后经请求,崔涯又写诗赞颂她:“觅得黄骝鞁绣鞍,善和坊里取端端。扬州近日浑成差,一朵能行白牡丹。”意谓其肤白,从此端端又门庭若市。明代唐寅曾绘《李端端图》,并题诗云:“善和坊里李端端,信是能行白牡丹。谁信扬州金满市,胭脂价到属穷酸。”

毛惜惜 南宋时扬州名妓。祖居高邮,出身仕宦之家,自幼学书学剑,多才多艺。幼年时金兵南犯,高邮沦落,父母双亡,与乳母李氏逃至扬州。因惜惜懂得琴棋书画、歌舞弹唱,很快在扬州城里有了名气。后被高邮总兵荣全强行纳为小妾。荣全叛乱,毛惜惜宴前斥责荣全,被碎割杀死。乱平后,宋理宗封毛惜惜为英烈夫人。《宋史》有毛惜惜传。墓在高邮城南,俗称“毛惜惜姑娘坟”。

李翠娥 元代扬州艺伎,熟读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。扬州总管不相信她知书,指着庭前梅花让她作诗,翠娥当即作《咏梅》一首:“粲粲梅花树,盈盈似玉人。甘心对冰雪,不管艳阳春!”总管见了,不得不服。

朱帘秀 一名珠帘秀,元代杂剧名伶,常在扬州演出,人尊称为“朱娘娘”。她和当时著名曲家关汉卿、卢挚、冯子振等均有唱和,自己也能作曲,其《双调·寿阳曲·答卢疏斋》写道:“山无数,烟万缕,憔悴煞玉堂人物。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,恨不得随大江东去。”全曲写青山、写烟云、写篷窗、写大江,情景水乳交融。关汉卿有《赠朱帘秀》赞美她:“十里扬州风物妍,出落着神仙!”

李楚仪 元代扬州杂剧名伶。与著名曲家乔吉交往甚密,乔吉至少有《贾侯席上赠李楚仪》、《席上赋李楚仪歌以酒送维扬贾侯》等七首散曲,是赠给李楚仪的。著名元杂剧《扬州梦》中的杜牧实为乔吉自己的影子张好好也即李楚仪的影子。楚仪擅长歌唱,《青楼集》载:“李楚仪,维扬名伎也,工小唱,尤善慢词。”其女儿童童继承家学,善于杂剧,时往松江演出。

翠荷秀 本姓李,元代扬州杂剧名伶。《青楼集》记载她:“杂剧为当时所推。自维扬来云间,石万户置之别馆。石没,李誓不他适终日却扫焚香诵经。石之子云壑万户、孙伯玉万户岁时往拜之。余见其年已七旬鬓发如雪两手指甲皆长尺余焉。”这位出色的杂剧艺人,可惜未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艺术才华。

柳依依 明代扬州有两个柳依依。一为才女,见《留青日札》:“依依姓柳氏,字倚玉,扬州二十四桥人也。年减桥数之零,种出章台之秀。腰不堪束,甚于柔条。眉不假描,浑如初叶。娟娟可爱,袅袅无双。辞翰逸群,舞歌独步。”她最善于歌唱《阳关三叠》。一为烈女,见《随园诗话补遗》:“柳依依者,乩仙也。自言维扬女子,归方氏,年才十八,遇乱被虏,绝水浆七日,誓死全贞,竟得脱免。”她遇到战乱,成为俘虏后,为了不受侮辱,绝食而死。

冯小青 明代扬州才女。幼时从母亲学习诗书音乐,后嫁杭州冯生。因大妇忌妒,被隔离在西湖孤山居住,不得与丈夫见面。在孤寂的生活中,小青整天以读《西厢记》、《牡丹亭》打发日子,不久抑郁而死。临死前,自己梳洗整洁,焚烧诗稿,遗稿有《小青词》。《红楼梦》曾引用冯小青诗:“瘦影自临春水照,卿须怜我我怜卿。”从《红楼梦》中的林黛玉形象看,明显受了冯小青故事的影响。

田秀英 明代扬州女子,明思宗最宠爱的贵妃。父亲田遇弘本是西安人,因在扬州经商,遂居扬州。田秀英幼时从母亲学琴,后被选入宫中。《明史》说她“生而纤妍,性寡言,多才艺”。她聪明伶俐,经常变化发型、服饰,一经她带头,宫中立刻起而仿效。她喜欢别出心裁,把原来阔大的门窗改小,为露天的道路盖上凉棚,还把扬式家具采入后宫。《永和宫词》称之为“扬州明月杜陵花”。
冯翠霞 明代扬州戏曲演员,先工弋阳腔,后习昆山腔。初为扬州徐老公家班中人,后来转赠江南钱侍御,成为钱家昆班领袖。《笔梦叙》云:“冯翠霞者,小名观舍,性极慧,从维扬来。”

王 微 字修微,明代扬州才女,一说为“秦淮八艳”之一。幼年丧父,飘零无依,及长沦落风尘。先后归茅元仪、许誉卿,皆不终。晚年皈依佛教,自号“白衣道人”。王微工诗文,著有《樾媛诗集》《远游草》《期山草》《名山记》等。《列朝诗集小传》《名媛诗归》等书,都有王微的记载。

金 姑 清代扬州歌女,在广东珠江花艇卖艺,擅长歌唱扬州清曲《小郎儿曲》。李斗在《扬州画舫录》中说,他曾经三游珠江,询问当地人最好的歌伎是谁,“皆云扬伎金姑最丽”。因为金姑的传唱,致使扬州清曲在广东盛行,并被刻板传播,后来结合当地民歌,演变成广东南音。


陈素素 清代扬州才女,工诗,善画,能度曲,自号“二分明月女子”,著有《二分明月集》。她先嫁给莱阳书生姜仲子,后被扬州豪强夺取,暗中仍与姜仲子互通情愫。姜仲子派人捎信给她,她折断指环,表示“必还”之心(环、还同音)。清初《秦楼月》传奇,就是写陈素素的故事。素素有《述怀》诗,自称:“妾非农家女,少小在芜城。十三学刺绣,十五学弹筝。”

金 玉 清代扬州女子,后嫁给诗人袁枚。袁枚多次到扬州来,遍览扬州女子,只有金玉最为中意。据《随园轶事》记载:“金玉者,秀外慧中,无抹脂障袖恶习。先生一见悦之,遂与定情。”


翁悟情 清代扬州侠女。性好武艺,状如男子,常常来往于扬州、镇江之间。《履园丛话》记载说:“悟情女士,姓翁氏,扬州人……意气豪放,善吹箫,能填词,尤娴骑射,上马如飞。一时名公卿,皆敬其为人,真奇女子也。”

方婉仪 字仪子,号白莲居士,清代扬州画家,扬州八怪罗聘之妻。善于画梅、兰、竹、石,一枝半叶,点染翰墨,瘦影疏香,自有意趣。所绘《涉江采芙蓉图》,淡冶清妙,用“两峰之妻”小印。又能作诗,著有《白莲半格诗》。

清·方婉仪
《荷花图》


马凤英 清代扬州戏曲艺人,工于小旦,在扬州市井间名驰一时。演艺极佳,晚年登台,仍如少女。《续扬州竹枝词》称颂她:“女戏惯为街市客,轿窗傍晚影模糊。就中谁是驰名者?马凤英仍像小姑。”

汪二姑 清代扬州女子。乾隆南巡时,扬州官绅搜罗民间美女侍候,家住绿杨村的汪二姑也被征集。《南巡秘记》记载,二姑出身贫寒,但“白皙妍美,如大家闺秀”。二姑被征集后,为乾隆龙舟拉纤。龙舟每行一里,便暂停,皇帝上岸小憩。二姑被乾隆看中,邀其登御座,欲有所询,而二姑坚决不从。乾隆大怒,命人将二姑关进另室。就在这一天,二姑死了,颈上有深深的勒痕。

猫 儿 清代扬州女子,戏曲班主。始创少年女子戏班,称“猫儿戏”,流行大江南北。《海陬冶游录》云:“教坊演剧,俗呼为‘猫儿戏’,相传扬州某女子擅长此艺,教女徒,悉韶龄稚齿,婴伊可怜。以小字‘猫儿’,故得此名。”
戴敦邦绘《扬州优伶》

杨小宝 清代扬州歌伎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),苏州人钱湘舲中了状元,江南士子为之沸腾。钱湘舲科场得意,离京南下,不免到素以歌吹著名的竹西逗留。他在扬州观剧赏曲,深为扬州女伶的技艺精湛叹服,于是从中评出“状元”、“榜眼”、“探花”三人,均为当时扬州歌坛的佼佼者,即杨小宝、顾霞娱、杨高三。由“钦点状元”来品评“曲坛状元”,虽只是文人游戏,一时传为“状元评题状元”的佳话。诗人赵翼欣然赋诗云:“无双才子无双女,并作人间胜事夸!”

小 云 清代扬州女子,近代思想家、文学家龚自珍之密友。龚自珍因力主改革,受到排挤,48岁愤然辞官出京。这一年他游历南北,经过扬州时,与小云产生绸缪情意,一连作诗数首。在著名的《己亥杂诗》中,龚自珍咏道:“能令公愠公复喜扬州女儿名小云。初弦相见上弦别不曾题满杏黄裙。”他对小云是异常喜爱的,然而诗的语调又不无轻狂之意。重到清江浦前,他再次见到小云,又写了三首诗。《己亥杂诗》中至少有七首诗是为扬州小云而作。


田小莲 清代扬州艺伎,在苏州卖艺。《吴门画舫续录》云:“田小莲,行二,维扬人,向与卞琴霞同寓礼拜寺前,嫷服侻装,献酬应对,靡不中节,而浅笑低颦,百端交集,意灵犀一点,通彻人寰。”可见当时扬州女子在苏州的风采。

蘅 香 清代扬州歌伎,在南京秦淮河卖艺。平日爱作淡妆,没有涂脂抹粉、搔首弄姿的恶习。尤其擅长昆曲,演唱时意气豪宕,高响遏云。《白门新柳记》记载她:“蘅香,广陵人,举止潇洒,落落有大家风。”

如 意 清代扬州歌伎,在南京秦淮河卖艺。平时喜欢淡妆,如梨花倚雪,有摒弃铅华之意。《白门新柳记》记载她:“如意,广陵人,居钓鱼巷之西。圆颊丰肌,其秀在骨,人以‘肥环’目之。”

张书玉 晚清扬州艺伎,在上海滩卖艺。晚清上海的著名艺伎,有所谓“四大金刚”之说,即张书玉、林黛玉、陆兰芬、金小宝。据《梅庵谈荟》记载,张书玉“产于广陵,来沪标帜”。书玉颀身玉立,备极妖冶,百般技艺,无所不能,在小说笔记中多有记述。


郑满仙 晚清扬州侠女,在南通卖艺。富商大贾争相接近,而满仙不屑一顾,只与李生相好。太平军战乱时,她劝李生不要儿女情长,“此时正大丈夫建功立业之秋”。后来满仙陷入乱兵中,从城头跳下自杀。《淞隐漫录》记载说:“满仙,扬州人,而生长于琴川。及笄,光彩艳发,丰姿婀娜。”

卞小毛 晚清扬州女子,人称小毛子,后嫁给张勋。民国初年,好事者中流行一种说法,说清朝的兴起和灭亡都因于女人:吴三桂起兵叛明是为了陈圆圆,张勋起兵反对共和是为了小毛子。此说虽然未免荒唐,但也不无来由。张勋的效忠清室,固然与小毛子没有关系,而小毛子确是张勋最宠爱的枕边人。《异辞录》记载道:“军门初至金陵,游秦淮河,眷扬妓小毛子,纳之为妾。距革命未久,小毛子以目盲,失宠遣去。”这也不仅是小毛子的悲剧。

钟莲娘 晚清扬州瘦西湖船娘,乱发粗服,不施粉黛,但别具风情。清末扬州船娘甚多,如洪四娘、沈家娘、王家新妯娌等等,而以钟家姊妹最为出色。《小游船诗》云:“大船不及小船忙,最数钟家姊妹行。”《扬州竹枝词》云:“游船最是小船忙,为恋钟家姊妹行。”《广陵潮》描写的那个在河边一丛红蓼花后面露出发髻的,就是“钟家大丫头”。

张玉良 近代扬州画家。家住广储门街,年幼贫孤,被舅父骗入安徽青楼,为芜湖关监督潘赞化赎出后,娶作外室。入刘海粟所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画,又赴法习油画和雕塑。回国后,应刘海粟之聘,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兼教授。终因潘之嫡室不容和世俗偏见,再度赴法作画和雕塑。曾参加巴黎万国艺术博览会,并以“中国画家潘玉良”名义,在瑞士、意大利、希腊和比利时四国巡回展出个人画作。曾当选为巴黎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长,并获法国“国家金质奖章”、巴黎大学“多尔烈奖”、“文化教育一级奖章”。1977年7月,病逝于巴黎,亦葬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