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出门看电影,无论是在中国,新西兰,还是美国,不过今天是周末,又是<星球大战 III>,那就出去感受一下吧.

每天可以到超市租一个电影,一晚60美分,很便宜.

左图是电影院的外景,去之前在对面的一个墨西哥餐厅匆匆吃了点饭,原本在网上买的票是8:30pm,但是进去的时候那个放映厅已经人满为患,不得已,换了9:35pm的票.

 

 

本是电子票,就是在网上买,然后到电影院的前台去兑换成现票,然后进大厅.

美国的影院不像中国,所以谁前进去就挑好位置,没有人抢的,都是排队,所以虽然从8:30-9:35有一个小时的时间,但是为了一个好位置,就站在放映厅的门口排队.

排队也不累人,靠墙站着或者坐在地上,或者坐到皮沙发上,但是为了挪动位置,所以通常人都是很随意的坐在地上,或者站着.

左图是电影票

是我右手边的正在排队的黑压压的人群,看其他的放映厅门口,都没有这么多的人排队,过道里面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走动,可见,在美国,<星球大战>还是有人缘.

我就站在这人的旁边,对面墙上挂的是<蜘蛛侠3>,不过,我没有太多的兴趣去看3,总是觉得第一部是最好的,后来多滥竽充数,过于商业化.

边是我左手边的排队的人群,可见我是排队在中间,所以不用担心找不到好位置.有的KIDS蹲在地上嬉戏.

记得在新西兰的时候,我看<Kill bill 1>还有一些美国年轻人喜欢看的<美国派3>还有4.

记得那个时候在新西兰,人们看杀死比尔是为了看lucy liu,就是刘玉玲.可见她在美国还是有市场.不过要是说他是美女,不敢苟同,气质还可以.

和新西兰人一样,这里的人喜欢吃爆米花,不像中国,有很多种类的零食.

我正在拍摄的时候......

         我的相机的散光灯吸引来了影院的巡警......

一个人先问我是不是摄像机,我假装说不是,他走开了...

又来了第二个,解释不允许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和相机入内.

他们态度很友好,也很尊重人,解释一下这边的规定.

我于是也再不好意思不去存放到前台,临走去取出来就好了,no big deal.

就是可惜了我的计划,原本准备拍摄些看电影的人和内部场景,现在就只好用文字记叙了.

 

   
    影院的内景与中国华东地区好些的影院没有区别,新西兰也一样,可见现在中国发展的速度还是很好,差距也越来越小,但是由于人口的问题,所以,人均下来生活水平还是不高,艾~,这也没有办法,不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可以管得了的.

    9:00pm的时候上一场的人散场,于是在查票人员的检验下,大家顺利进场,等了大约10分钟,影前广告开始了,总比干坐着好,我挑的位置是在中高层,这样看荧幕不用抬头,微微俯视,正中,很合适脖子的部位.

    影前的广告有吃的,有影星的介绍,还有要求观众如何关手机,保持安静的,等等......

    约9:15pm的时候,进来3个女性,是来卖零食和饮料的,其中一位推车,另外一位前挂一个食品箱,她的举动让我回忆起一步影片,介绍师生恋的,曾经获得奖,很久以前的事情,依稀记得那部电影叫<教室别恋>,虽然故事发生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教师与15岁左右的男学生之间的恋情,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二次大战时期,这里面的男主人翁,就是那个小男孩为了生计,放学后在电影院卖饮料和零食的场景与现在这位女士一模一样.

    杀死比尔2的介绍和一些新片的介绍让我的回忆重新回到影院.

     

<室别恋>绝对是一步上上之作,导演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与人物关系,介绍了一个男孩成长中的故事与收到周遭环境的影响.影片注重人物心里描写,最后以小男孩手提两大捆书本和字典结束电影,表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蜕变与成长过程.

再让我们看看今天的电影.

 

       

 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插曲   ......

 

 

 

间到了9:27pm,电影还没有正式开始,有些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,不过会场除了一些吃零食的声音之外,还没有抱怨的声音,就在这时......

两个13/15岁的男生手舞两个塑料棒从第7排一直打斗到荧幕前,大家都会意的笑了,这是模仿即将上映的<星球大战3>中两位男主人翁的打斗场景.

老实说,这部电影除了场景与气势比较好看之外,没有特别之处,美国本土人也有同感,不过即使这样,上座率还是这么高,也不得不说明这里的人娱乐真的很贫乏.

 

   

     尾:美国各州人的生活节奏都不同,加州与纽约的移民人种杂,工作节奏比较快,当然也与人的职业有关,这里的生活节奏不是那么快,人们除了看电视,租电影,泡吧,打桌球,保龄球,高尔夫,看NBA,作一些Auction之外,要不就是出远门度假,这里的人也不是都很富裕,很多美国人没有出过国,也不是很多人都去过夏威夷,还有些人真孤陋寡闻,所以,看电影还算是一种时尚.

     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电影院的生意还是不错,当然这边没有那么厉害的盗版,D版等等原因.

      当然,网络时代很多年轻人泡在网上......全世界都一样,前不久美国<新闻周刊>杂志封面用了章子怡的照片,还用了大约70%的篇幅写中国的世纪到来了,很巧合,当sina网刚刚公布这一消息的时候,我手边正好有这本杂志,就先收藏吧,也许有一天当美国人真的开始重视中国的时候,这本"旧"的杂志也算一个见证.

      杂志左边是长城,右边是东方明珠,中间是章子怡,用红字明显写着未来30年是中国的世纪,美国怎么进军中国市场,等等......也许对于上海,深圳,北京,以及珠海,苏锡地区人来说,是一个不坏的消息.

      这意味着美国的各种大小公司开始进军中国,对于想跳槽到大城市寻找机会的人来说,机会多了些,当然还是看个人的能力与学历,行动比幻想要实在,计划要周到,不能乱弹琴,也不要太急躁.

      就我个人对中国市场的了解,上海和北京,深圳的机会比较大,但是都趋于饱和,并且要的都是高端人才或者"海龟";珠海,杭州,苏州是最好的选择;大连,青岛,厦门,无锡,东莞,+珠江三角洲,长江三角洲的江浙一些新兴中型城市还有些机会.